找到相关内容80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佛教戒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关于日常生活与宗教修行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可以扬善、觉悟人生、提升道德。佛陀在《遗教经》中强调“以戒为师”,目前佛教界的一切不和谐的现象,都与戒律松弛有关。戒律是佛法的生命,只有严持戒律,佛法才能久住世间。佛教戒律与国家法律既相同又有区别,法律是针对人们犯了罪以后的惩罚和制裁,而佛教戒律是让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防患于未然。佛教戒律并不是有人所认为的只有消极的一面防非,而没有积极的...

    周祝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373541.html
  • 慧远的佛教教育思想论要

    ,戒律的作用是“防非”,或者说是扬善,所谓“戒如平地,众善由生”。因此,慧远特别注重律学的修习和戒条的修持。   注重律学的修习是慧远思想的一大特色。如前文所述,他为了丰富佛教经典,尤其是律...主张。他认为“三业”就是指人的行为、讲话和思想活动。“业”有三种性质:善、和无记。无记是无善恶活动,实即具有善恶两种性质。业有三报是现报、生报和后报。现报是指现世受报,生报是来生受报,后报是二生、三生...

    未喜坤 王霞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493809.html
  • 论中国佛教的人性善恶观

    ,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以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妙门,正囿物为善,训人之大道。(注:《性善恶论》卷一,见《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六套第四册。)  从现实生活中囿物训人,扬善的伦理教化目标看,台...阐提不断性善,遇缘善发,故还生善根。这样,在修行实践意义上,佛性平等的思想展开在现实人生中,给立志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的人们以悟道解脱的希望,又警策修行悟道者不断向善,不断防非,而通达佛道。  如果说...

    王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0740721.html
  • 西藏佛教萨迦派“道果教授”

    首应破非福”,要求修行者“扬善”,舍掉“非福业”;“次则破我执”,要求修行者把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从思想上断除掉;“后除一切见”是要求修行者树立“诸法无我”的“正见”,除掉佛教认为不正确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5949452.html
  • 地藏信仰与金地藏研究述评

    令该国风调雨顺、扬善之神威法力。   总之,地藏菩萨之无量圣德犹如一取之不尽之甚深宝藏,有情众生虔诚供奉,灭秽恶心生慈心善念,皆可得香云法雨之泽施,佛法之威力如是。民间地藏信仰主要有造像、设供、...造诸业进行总结,目的是惩扬善,而生者则通过供奉地底神灵、积聚功德来祭奠先人以使超脱。明清时期,在葬礼和祭祀亡灵的仪式中,延请地藏王以超脱亡魂已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地藏菩萨被奉为地底神灵之一,其因缘...

    聂士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952948.html
  • 浅论儒释道伦理学说与鸡足山文化的融汇贯通

    地劝善惩恶。认为宇宙万有无常无我,是虚幻不真的存在。外界的一切事物,只不过是人的主观幻想。因此,要达到觉悟宇宙和点燃人生智慧的真实这一价值目标,首先必须决绝俗念,不为凡俗之事所诱惑,扬善,以无量之...

    王艳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50258177.html
  • 佛教教育对人类伦理普世的意义

    起到扬善的伦理道德规范。如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每个人都能象佛教徒自觉遵守戒律一样遵守国家法律,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比如人们最熟悉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伦理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主要从对于人们生活比较有密切关系的部分进行论述。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佛教“修善”的伦理思想教育,二是、佛教“戒杀放生&...

    向学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5058363.html
  • 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

    ,谓佛法色。是故须菩提!佛法结使,以般若慧观,等无差别。是故须菩提!一切诸法,皆是佛法。”(《大方广宝箧经》卷上)以平等对待其他宗教,并将其他宗教的扬善包容于佛法,故曰“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此种...佛家旨向。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亦同一观点。  佛教以圆融为依归,一切具有存在价值的世间事物,佛教从不与之对抗,即使其他宗教所崇奉的“神”,其理论或有不完备,但总以扬善为...

    吕沛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4964449.html
  • 健康佛教是人间佛教的必然走向

    而自大,由自大而唯我独尊,而排他贬他,这恰是一般宗教的致命问题。因此虽然绝大多数宗教都强调扬善,虽然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宗教徒,却并未消除战争和恶性冲突,与此相反,很多战争和冲突都和宗教相关,在...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4370873.html
  • 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

    更是把扬善以及心灵的净化视作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石,大乘佛教广行“六度”的要求则又将普通的道德水准作了以开发无上智慧为最终目的的提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

    觉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4473707.html